11月2日下午,学院清镇校区大礼堂举行了一场“道德讲堂”暨“教授讲堂”活动,贵州师范大学的张晓松教授长达3个小时的专题报告《文化多样、生态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贵州建设山地旅游大省的探索与实践》无疑是寒冷初冬里呈现给学院师生的一场文化大餐。
张晓松从交通之于贵州、之于贵州交职院的意义所在开始她的演讲。指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17项目标中,有三项与旅游业直接相关,其余各项也与旅游业有很高关联度,说明旅游业在联合国新目标中的重要性。旅游活动的本质是人类心灵的需求——“心向往之”。贵州省把发展山地旅游作为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反贫困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要途径,作为重要支柱产业就是对《议程》的响应和实践。张教授概述了贵州的特点——是地域多样、生物多样而生态和谐的山地;是文化多样而和谐的人文美地;是绿色喀斯特王国与风景如画的山地,同时也指出了贵州发展山地旅游是挑战与机遇并存:贵州生态环境脆弱、文化传承与反贫困任务艰巨是为挑战,贵州山地人民的生态智慧是绿色发展的原动力是为机遇。并对贵州旅游的发展进行了思考和讨论,以旅游为中心点,展开阐述了旅游与交通、旅游与教育的关系,对贵州发展山地旅游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分析,同时,从专业角度对贵州交职院和师生如何结合当前形势、交通与旅游的紧密联系来思考学院的发展、专业定位以及个人职业规划等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张晓松教授主讲


讲座现场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张教授的演讲高屋建瓴、满怀激情,以她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在场的所有人。现场师生们纷纷表示,张教授的讲座精彩绝伦,引人入胜,听完之后受益匪浅,既加深了大家对贵州省山地旅游发展的了解,同时也引发了大家对旅游与交通、旅游与职业教育如何相携前进的思考。


讲座现场一角
学院党委书记张静、副院长刘雁、中层干部、各系部师生员工1300余人到场聆听了讲座。
图/文:奉志伟
审核:李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