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在技能大赛中奔跑前进——记信息工程系14级学生杨珺清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5-26 浏览次数:

他是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的主播,由他制作的动漫视频点击率最高的达到13.1万次;他是吉他爱好者,比赛之余会在微博上发一段弹唱视频秀一下唱功;他是工具控,实验室里堆放了很多他从网上搜罗回来的各种工具设备。从20149月入学至今,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个人收获了3个国家奖、4个省级奖,并得到了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贺乐赋先生的亲自颁奖。他叫杨,是信息工程系物联网31403班的一名普通学生,一个阳光、开朗、自信的小伙子。

微软大中华区CEO贺乐赋先生为杨珺清颁奖

冲出来的一匹黑马

在物联网31403班,还有着三个和杨珺清一样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晋军,院团委副书记;夏广鹏,国家级奖学金、省级“三好学生”获得者;李仁杰,文案策划功底深厚。从最初的不相识,到最后结成团队参加各大比赛,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微软“创新杯”中国区决赛上四人组成的Braised pork balls in gravy团队和指导老师

20154月至今,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他们参加并获奖的大赛就多达13个:“唯康杯”2015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物联网应用技术”贵州赛区二等奖、“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贵州赛区三等奖,2015年“先电杯云计算应用技术”全国一等奖,2015年“瑞萨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贵州赛区一等奖,2015年“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铜奖,“唯康杯”2016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嵌入式应用开发”贵州赛区一等奖及全国三等奖、“嵌入式装配与调试”贵州赛区一等奖及全国二等奖、“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贵州赛区一等奖及全国三等奖……

四人的获奖证书

如果说这些已经让人觉得目不暇接、连连称赞的话,那么他们在2016年微软“创新杯”上的表现更让人赞叹不已,20164月,在Microsoft “Imagine Cup”的赛场上,由他们四人组成的Braised pork balls in gravy团队斩获了贵州赛区一等奖、中国赛区二等奖的傲人成绩,在中国赛区总决赛上,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21支参赛队伍中唯一一支高职团队,大赛评委说他们是“一匹冲出来的黑马”,代表了整个职教届。

微软“创新杯”中国区决赛上对团队作品进行讲解

 

微软中国教育负责人王亚鹏与团队和作品合影

团队作品——Almighty Butler智能家居机器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高中时代的杨珺清学习成绩不是特别好,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在应试教育上非常不出色,不被老师看好,是学校里的渣滓”,但是他非常喜欢编程、IT,“这些东西当时在别人看来无非就是一个业余的兴趣爱好”,杨珺清说道,“可是我个人就是喜欢这个,所以就自学了一些编程,我当时就想,虽然我的学习成绩不如别人,但是我也要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而且我也想进入大学以后在这个方面有所发展,所以我第一志愿第一专业填的就是物联网,因为我喜欢并且有所了解”。

来到交职院后,在系部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杨珺清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56月的“先电杯云计算应用技术”比赛,对杨珺清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在这项比赛中,他拿到了全国一等奖,这是学院信息工程系唯一一个全国一等奖,也是贵州省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比赛中取得的第二个一等奖,这样的成绩给予了他莫大的激励和鼓舞,“在高中时代,我的这个爱好不被重视,进入大学后突然发现它变成了自己的主业,大家都非常看好我,觉得我很优秀,看我的眼光都不一样了,这让我觉得非常惊喜。”

由于兴趣爱好非常广泛,杨珺清所获得的奖项并不是单一的局限在某个领域,而是涵盖了硬件、软件、软硬结合等各个方面,“也许大家觉得IT男只擅长写代码,但其实把我放到信息系任何一个专业去参加比赛,我都可以”,杨珺清自信的说。

结缘技能大赛,根本停不下来

赛场上的风光无限离不开赛场下的刻苦训练,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杨珺清更是全身心的投入,去年云计算应用技术比赛前,杨珺清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个月的封闭训练,“老师对培训的安排紧锣密鼓,每天早上睁开眼睛就开始训练,我高考都没有这么认真过,虽然有点调侃,但却是事实”,杨珺清说,“比赛获奖后我非常高兴,也很有成就感,因为我已经很久没有像这样这么认真的去做一件事,这么热血澎湃的去奋斗过了,因为我的努力,我得到了认可,回来以后就感觉自己在做事、思维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转变,看问题不再像以前那样目光短浅,又重新喜欢上了技术,对学术非常瞻仰”。

与很多学霸实验室和寝室两点一线的生活轨迹不同,杨珺清基本上就住在实验室,一块空地、一张硬纸壳、一个睡袋就是他的床。除了比赛,他基本上就泡在实验室里,用同学们的话来说,“他不是在比赛,就是在准备比赛”。走进他的实验室,你会发现不大的房间里,堆放了各式各样的工具设备,3D打印机、小型车床在这里都能找到,这些设备大部分都是杨珺清自己添置的,作为一名工具控,他基本上把每次比赛的奖金都用来购置设备。“这些东西都是我在网上慢慢搜罗的,已经有几万块的东西了,可以说到贵阳的元器件商店里买到的东西可能还没有我实验室的齐全”,杨珺清说,“我买东西也不是盲目的买,都是有针对性的,比如这次比赛中我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没有解决,恰好运气好又拿了奖,我们就把奖金用来解决这个问题,下一次就不会再出现了”。

实验室里的杨珺清

大专不能成为堕落的借口

“……到了这个新阶段,脱离高中背负的应试教育高压,你已经拥有了很多重新界定自己的机会。如果以往别人把你所执着的事物划分在堕落的范畴,你可能已经把它变成你的专业了。即便没有,在大学你也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发挥你的专长……从初至的彷徨不安到坚定的信念,把别人眼里的堕落化作专业的骄傲之后,现在我把交职院界定在人生中的闪光处并以此自豪,我很喜欢这个地方,希望你也能够喜欢……”,这是杨珺清写的一篇文章,心灵鸡汤式的语句再加上干货式的给尚处在迷茫阶段的同学们的建议,名叫《大专可以成为堕落的理由吗》,发表在一个名为“大交院”的APP上,这是去年9月杨珺清自己开发的一个手机应用软件,这篇文章反映出了他进校后的很多思考,感触颇深。杨珺清说:“现在很多同学,甚至很多本科生,进入大学后整天浑浑噩噩,荒废光阴,得过且过的混日子,这是对自己很不负责任的一种行为,我觉得在大学里可以有很多事情去做,比如学好自己的专业,发展自己的专长”。

在很多人看来,一名大专生,能够与985211学校的学生在全国大赛的赛场上对垒,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成为同学们眼中的“牛人”以后,杨并没有因此懈怠,而是不断找到与他人的差距,找到自己的短板,并竭力去弥补。“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微软‘创新杯’的比赛中,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名校的同学们相比确实有很大的差距,比赛中我们团队做的是一个名叫Almighty Butler的智能家居机器人,它可以通过各种通讯方式与手机、电脑连接,检测PM2.5、易燃气体、大气压强、温度等,并实时进行火灾预警,它是很多技术的集成,一个很科技范的东西,但是实用性欠佳,比如你买一个机器人回来,可能几年后机器人都放坏了,家里也不会发生一次火灾。但是特等奖的东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三校联合队伍就不一样了,他们所做的治疗口吃的设备就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他们是先找到痛点,再来设计产品解决问题,而我们是先有了产品,再来想实际问题,就像评委说的,创新不一定是技术的堆砌,很多时候往往idea更重要”,杨清若有所思的说。

在数学和英语方面,杨清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计算机编程表面上与数学的关系不是很大,但是当你深入挖掘下去,还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非常规套路来解决,可往往会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所以数学不好在这方面就很吃亏”,杨清说,“英语不好除了在编程上有阻碍以外,在比赛中也能体现出来,这次微软‘创新杯’的比赛中,其他选手都是全英文演讲,我却由于英语不好申请中文演讲,所以今后要想走得更远的话,在数学和英语方面还要下很大的功夫”。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杨清和他的团队的带动下,班上的学习氛围变得越发浓厚了,同学们见贤思齐,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不少,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呈现出了一种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

微软“创新杯”中国区二等奖奖杯

    小编寄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杨清和他的团队身上,我们看到了交院学生的自信与风采,看到了职业教育的希望和明天,我们祝愿杨清和他的团队能够在信息技术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联系地址:

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云站路25号

邮编:551400

联系电话:0851-88133666

传真:0851-88133666

    版权所有:贵州交通职业大学       备案编号:黔ICP备05000595号-1            520115020000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