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上午,学院党委书记张静、纪委书记杜娟一行深入学院对口帮扶的麻万镇三里村、玉水镇本寨村开展驻村帮扶调研。并为帮扶村寨送去民生建设资金1万元,为村寨留守儿童送去学习用品。
据悉,此次调研时为深入了解学院对口帮扶村寨的村情民意,找准问题精确制定帮扶措施,全面推进学院同步小康驻村帮扶工作的深入开展。

张静、杜娟一行实地调研甲摆组连贯土地寨尚未硬化的1.8公里的通组路
当日,张静、杜娟一行来到麻万镇三里村,在省商务厅外贸处副处长、同步小康驻村独山工作队副队长章荃、麻万镇党委书记莫以祥、组织委员孟志刚、镇武装部长蒙明新、三里村村支书韦爱学和学院挂帮干部廖颖的陪同下,实地查看了三里村亟需修复的灌溉水渠和亟需硬化的原甲摆村甲摆组连贯三里村土地寨的通组路。
在对三里村驻村帮扶进行实地调研后,张静、杜娟一行在三里村村委会召开了帮扶调研座谈会。韦爱学支书代表全村对张静书记、杜娟书记一行到来表示感谢,并对三里村近来村情村貌和经济发展情况分进行了简要介绍,重点对甲摆组连通土地寨亟需硬化的1.8公里通组路和亟需修复的40米灌溉沟渠做了详细汇报,希望学院能出谋划策,积极协调资源,提供帮助。
一人驻村,全院帮扶。张静表示,同步小康驻村帮扶是上级党委交给学院的重要政治任务,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此次帮扶调研的主要目的是对帮扶村寨的村情进行深入了解,为制定精准的帮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针对三里村甲摆组连通土地寨亟需硬化的1.8公里通组路,村支两委和学院驻村干部要抓紧研究制定项目方案,多方筹措资金,学院驻村干部要充分发挥好纽带桥梁作用,加强与学院对接,学院将会尽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技术指导和必要的资金支持。杜娟指出,学院作为教育机构,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教育扶贫、智力扶贫等方面给予三里村提供相应的智力帮扶和技术支持。针对亟需修复的40米灌溉,张静书记在会上代表学院将1万元民生建设资金亲手交给三里村支两委,嘱托村支两委和驻村干部尽快保质保量修复受损的灌溉沟渠,同时要加强资金的使用监管,确保每分钱都能用在刀刃上。

张静、杜娟一行在三里村村委会召开了帮扶调研座谈会,代表学院送去1万元沟渠维修资金
随后,张静、杜娟一行来到学院对口帮扶的玉水镇本寨村,在本寨村支书张仁洪、副支书韦万进、村主任黎祖高以及本寨村第一书记杨启超和学院驻村干部许海波的陪同下,对本寨村留守学生儿童进行了慰问,了解留守学生儿童的生活学习状况,代表学院为本寨村留守学生儿童送去了85个书包。

张静到本寨村了解留守学生儿童的生活学习状况
张静书记指出,同步小康驻村帮扶是学院高度重视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村支两委和驻村干部要相互支持协助,当务之急是制定好科学的村寨发展规划,明确发展定位和目标,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要进行充分论证、细化解决措施,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对接沟通,多方面争取协调帮扶资源。学院作为教学机构,将充分发挥智力扶贫和技术帮扶上的巨大优势,尽力提供挖穷根、摘穷帽的智力帮扶。

张静、杜娟一行代表学院为本寨村留守学生送去学习用品
张静、杜娟对学院驻村干部提出要求,嘱咐学院驻村驻村干部要蹲下来、沉下去、干起来,做贫困群众最知心的人、最信赖的人,全心全意为贫困群众谋发展、谋福利。